| 权衡财经
今年以来,注册制下科创板和创业板主动撤回IPO首发申请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多、申请上市排队企业数量增多、未通过审核的企业数量增多等现象引发了市场对于IPO收紧的担忧。对此,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前不久表示,IPO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实际上,上半年内地新股上市发行数量和整体交易规模双双增长。
科学保持IPO常态化是近年来监管部门一以贯之的政策要求。今年年初召开的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提出,要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同时强调,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加强对拟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监管,切实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展望下半年,分析人士认为,全面实施注册制的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监管层提出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意味着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规模将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继续保持增长。
上半年A股IPO数量同比翻倍
注册制施行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已经成为A股市场IPO重要的增量来源,也为中小企业和新经济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融资渠道。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282家,总市值近4.1万亿元。科创板IPO融资3615亿元,占同期A股IPO融资总额的四成;截至4月30日,注册制改革后创业板已有140家IPO、222家再融资、7家重大资产重组注册生效,118家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052亿元,市场各方改革获得感显著增强。
今年上半年,新股IPO依旧保持着科学合理的节奏。6月18日,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IPO市场2021年上半年回顾与前景展望》显示,从2021年初至6月17日,197只新股上会,其中科创板63只,创业板94只。180只已审核通过,10只上会未通过,另有7只取消审核或者暂缓表决。德勤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有244只新股募集资金207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7只新股、募集资金1381亿元同比分别上涨109%、51%。
从全年看,德勤预计,2021年中国内地新股发行会持续增长,特别是科创板及创业板新股发行数量继续攀升,2021年大部分新股将会来自科创板和创业板。据统计,截至6月22日,目前累计有398家企业正在IPO排队,其中沪市主板、深交主板分别有65家、52家,科创板已受理和已问询72家,创业板已受理、已问询209家,注册制板块排队企业占A股整体排队企业的比重近七成。从排队企业来看,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企业数量较多。创业板排队企业当中,不少企业来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三创四新”领域。
“排队现象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总体上反映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这与历史上的‘堰塞湖’是有区别的。”今年3月,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表示,注册制改革后,注册审核周期已经大幅缩短,接近成熟市场。
防范资本无序扩张
自今年年初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IPO首发申请主动撤单的数量有所增多。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年内撤单企业数量已超百家,达111家,其中创业板撤单数量最多,有62家,占全部撤单企业的55.86%。科创板撤单企业数量有34家,沪市、深市主板共计15家。
此外,今年1至5月,已有1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没有通过审核,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的9家。从被否的原因来看,除了持续经营能力、企业运行规范、财务真实性等传统指标之外,是否符合上市板块定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质量也成为审核的重点。
对于一些市场主体感觉IPO收紧,易会满回应道,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落实新证券法的要求,对中介机构的责任压得更实了;二是加强股东信息披露监管,明确了穿透核查等相关要求;三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完善了科创属性评价体系,强化了对“硬科技”要求的综合研判。
“这么做的考虑,主要是为全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也是处理好注册制改革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有利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板块套利,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发行秩序。”易会满表示,当前监管层正按照优化服务、加强监管、去粗取精、压实责任的思路,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积极推动符合市场预期的IPO常态化。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符合市场预期的IPO常态化,意味着IPO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因单纯的市场因素而被轻易按下暂停键,也不会激进地集中核发批文,而是要形成明确预期。IPO常态化对上市企业依然有严格要求,要求企业依据当前市场情况合理调整发行时机,防范市场风险。
把好入口关至关重要
坚持新股发行、再融资常态化,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严把入口关是形成良好的新股发行生态、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必要举措,也是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实现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监管部门始终严把IPO、再融资入口关,从严监管的理念没有改变。今年1月29日,《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正式发布实施。据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证监会将以贯彻实施新证券法为契机,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常态化开展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聚焦重点问题,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从源头上净化发行市场环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保持IPO常态化发行的同时,还应当充分、积极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推动更多资源向国家战略相关产业、科技产业、新兴产业集中,同时重视做好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他表示,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改革背景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不同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规则,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退市新规,严把出口关,保证资本市场健康运行。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