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作者:七佰
广袤的海洋孕育着无限的可能,自大航海时代起,海洋经济就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不断拓展着新的发展空间。
从传统的渔业、航运业到现代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海洋经济不断释放着巨大的潜力。相关企业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搭乘海洋经济的轮船飞速发展起来,佼佼者开始走进资本市场。
近日,一家给渔船装Wi-Fi、卖海鲜的企业开始冲击IPO了。中国内地最大的海鲜B2B交易电商——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上鲜”)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冲击“中国内地数字渔业第一股”。
海上鲜将“互联网+”的概念引入海洋渔业,吸引了一众资本的关注,2015年至今海上鲜共完成了6轮融资,共计融资4.04亿元,包括北斗星通、硅谷火炬基金、顺为资本、元璟资本、壳牌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85后海归创业 明星资本云集
海上鲜IPO的背后,是一个85后海归回国创业的故事。
海上鲜创始人叶宁曾在德国留学,毕业后就职于跨国车链企业。在海边长大的叶宁,对海洋自然不会陌生,他的创业故事也是从海港城市宁波开始的。
2015年,叶宁在宁波奉化成立海上鲜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叶宁将目光聚焦在一直困扰渔民的海上通信上。海洋可以静美如画也可以波澜壮阔,但也暗藏着惊涛骇浪的挑战。海上通信成为渔民出海的一大痛点,海事卫星电话终端成本和话费成本较高,而传统无线电通信设备在使用便捷性方面存在局限性。
基于渔民海上通信的痛点,叶宁率团队利用正在民用化的北斗卫星系统,自主研发并推出了“海上Wi-Fi”终端,他们这套系统形象的称之为‘海上QQ’。
不过,这一创新并没有给海上鲜带来多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按照这个想法继续发展的话,海上鲜不过是一个卖“海上WIFI”和流量费的设备供应商。考虑到我国渔船保有量虽达百万之众(约104万艘),但即便全国渔船全部安装到位,也仅有几亿元产值,成长空间十分有限。
随后,叶宁再度基于海洋渔业寻找机会。经过深度调研后,叶宁团队发现传统海鲜行业交易模式落后、中间环节多、信息无法与外界保持同步,这给了他做海鲜电商平台的机遇,用“互联网+”的模式改造传统海洋渔业的交易模式。
于是,海上鲜团队在自主研发“海上Wi-Fi”通信终端的基础上开发了“海上鲜”手机APP,在解决了渔民出海失联问题的同时,通过海上WIFI追溯渔船捕捞信息,捕捞品类、时间、海域、规格等也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渔民还可以在上面关注、发布海产品信息,并实现交易。这也是全国第一款海鲜B2B平台类手机APP。
“海上鲜”APP的诞生无疑令海上鲜的发展前景变成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它不仅解决了传统渔业中信息闭塞、流通不畅的痛点,还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重构了海鲜供应链的生态体系。
这也令海上鲜再度成为众多资本和机构关注的对象,从2015年至2023年的8年里,海上鲜共计完成6轮融资,背后资方不乏北斗星通、硅谷火炬基金、雷军的顺为资本、元璟资本、中农网、乐业控股、壳牌资本等知名机构。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由叶宁、徐立华和汪海明组成的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持有海上鲜47.71%的股份。其中,叶宁直接和间接持股28.15%,而徐立华和汪海明合计持股19.55%。武汉卓尔作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18.21%。持股5%以上股东还包括杭州顺赢,持股10.66%。
整体毛利偏低 前两大主业营收双双下滑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海上鲜扩大了在海鲜行业的服务范围。目前,海上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海鲜销售、燃油及油品销售、海鲜撮合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海上通信及IT解决方案以及租金收入六大板块。
招股书显示,2021财年、2022财年以及2023财年(以下简称“报告期”),海上鲜的营收分别为11.98亿元、14.27亿元及9.14亿元,期间年内溢利分别是4534.2万元、3412.3万元、3580.3万元,毛利分别为6598.2万元、7454.6万元及7180.4万元。
海鲜销售业务、燃油及燃油销售业务是海上鲜主要的营收来源。报告期各期,海上销售业务分别为海上鲜贡献了6.74亿元、8.87亿元以及7.58亿元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56.3%、62.1%、83.0%,毛利率分别为2.0%、2.4%以及2.4%;燃油及燃油销售业务分别贡献5.06亿元、4.96亿元以及1.17亿元的收益,分别占总收益的42.3%、34.8%以及12.8%,毛利率分别为8.0%、4.8%以及20.3%。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海上鲜这两项业务2023财年均出现下滑,尤其是燃油及油品销售业务更是出现“断崖式”下滑。其中,燃油及油品销售业务同比下滑超76%。海上鲜在招股书中称,由于2021年6月,相关产品开始征收消费税,导致主要石油产品失去了价格优势。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CIC报告,2022年海上鲜燃油销售在船用燃油市场所占份额仅为0.3%,在失去价格优势后,其市占率或有进一步被压缩的风险。
同时,海上鲜第一大业务海鲜销售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超14%。海上鲜表示,由于海鲜需求减少,导致海鲜销售交易下滑。有经销商对媒体表示,“核污水排放”事件发生后,大众对于海鲜的消费需求下滑。
海上鲜近期遭遇了海鲜销售业务的一大挑战,作为该公司核心支柱的第一大业务,其收入同比显著下降了超过14%。海上鲜表示,海鲜销售交易的下滑主要归因于大众对于海鲜的消费需求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的“核污水排放”事件,无疑成为了影响公众海鲜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众的认知中,尤其是内地的消费者群体,海鲜往往被贴上“价格昂贵”的标签。然而,这一普遍印象与海鲜电商平台海上鲜的实际经营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身处一个看似高利润的海鲜销售领域,海上鲜在报告期内的整体毛利率却相对较低,分别仅为5.5%、5.2%及7.9%。
而研报机构统计显示,海鲜销售行业平均毛利率大致在25%左右。相比之下,海上鲜的毛利率水平显得尤为突出,其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
海上鲜经营中面临着低毛利率的挑战,在海鲜销售市场的份额扩张上亦显得力不从心。CIC报告显示,2022年,海上鲜在中国的海鲜销售业务收入所占市场份额为0.2%。
存货、应收账款激增 关联交易公允性存疑
除了毛利率偏低与市场份额的有限之外,海上鲜的运营能力也显现出明显的疲态。
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上鲜的存货余额价值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25.9%。其中,海鲜产品存货约为7980.20万元,约占74.6%,存货平均周转天数由2021年的18天跃升至42天。
众所周知,海鲜产品在运输与保存过程中面临着显著的损耗挑战。根据公开发布的数据,我国生鲜产品的平均损耗率超过10%,其中海鲜产品的损耗率可能在10%左右或更高。这反映出海鲜产品在运输与保存环节面临的损耗挑战加剧,以及可能的动销不畅问题,进而增加了海上鲜因损耗导致的减值损失风险。
与此同时,海上鲜贸易应收账款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同比激增66.0%至6156.6万元,其中短期(3个月内)应收账款占比高达82.6%。
存货与应收账款的双重压力,加之主营业务发展未达预期,导致海上鲜的现金流状况日益紧张。2021至2023年,海上鲜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分别录得6007.00万元、-1510.20万元及-2226.90万元,连续两年出现负值,凸显了该公司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尽管面临上述挑战,但海上鲜仍拥有一定的财务缓冲。截至2023年底,其现金及等价物总额达到1.9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1.91亿元)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海上鲜在众邦银行的存款安排因其关联性质而备受关注。作为海上鲜的第二大股东武汉卓尔的控股股东,阎志通过其控制的卓尔控股间接持有众邦银行30%的股权,这使得海上鲜在众邦银行的存款构成了一笔关联交易。
然而,从利息收益角度来看,这笔关联存款的回报率似乎并不尽如人意。2023财年,海上鲜超过1.9亿元的银行存款仅带来161.2万元的利息收入,现金收益率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与大型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海上鲜关联交易存款的公允性,或将成为交易所审查的重点。
兼具“互联网+”、海洋经济两大风口,众多明星投资机构青睐,海上鲜整体呈现出不错的发展空间。然而,机遇之下海上鲜也面临着毛利率相对较低、业绩波动性以及运营质量提升等关键挑战,这些因素或成为其登陆港交所的主要考验。海上鲜最终能否如愿叩开港交所大门,我们将持续关注。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