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259家上市药企去年研发投入811亿元 研发投入持续攀升但增速放缓,创新药企注重管线优化

研发实力是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企在行业“长跑”中能否胜出的重要因素,年报中披露的企业研发投入、在研管线布局等情况颇受投资者关注。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259家A股上市药企披露了2023年经营业绩,合计研发投入811亿元,同比增长7.43%,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其中,177家企业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企业数量占比近七成。记者注意到,在创新药企普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一些企业也在优化管线布局。

  研发投入持续攀升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申万医药生物行业493家上市公司中,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259家企业研发投入合计金额分别为649.90亿元、754.91亿元和811.00亿元,呈现持续攀升态势,2022年和2023年同比增幅分别为16.16%和7.43%。

  这与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增速趋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3年7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将由2022年的2415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3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8%。

  具体来看,上述259家药企中,2023年研发投入过亿的有144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19家,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暂居前三位,分别为61.50亿元、59.37亿元和26.02亿元。记者注意到,目前排名前20位的药企研发投入金额合计为383.46亿元,占259家药企总额的47.28%,较上年的362.46亿元增幅仅为5.79%,低于行业整体增幅,其中有八家研发投入较上年减少。

  从研发强度看,同花顺数据显示,259家药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简称“研发投入占比”)中位数为7.33%,高于2022年的6.36%和2021年的5.99%。其中,160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有所增加。

  不少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营收贡献进一步增强。恒瑞医药披露,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61.50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49.54亿元。年报显示,恒瑞医药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虽然面临外部环境变化、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仍然实现同比22.1%的增长。与此同时,报告期内该公司仿制药收入略有下滑。

  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的心血管用药龙头企业信立泰,研发投入总额不降反增、突破1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超30%。同花顺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信立泰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8.04亿元、7.77亿元、7.73亿元、6.91亿元、9.17亿元和10.47亿元,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7.28%、17.38%、28.21%、22.61%、26.35%和31.13%。不过,该企业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也在2023年明显抬升,达到60.94%。年报披露,随着创新产品营收的不断增长,以及多个创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公司营收及利润贡献发生结构变化,创新产品占比提升。仿制药方面,作为信立泰曾经的业绩支柱产品,泰嘉收入、利润贡献下降。

  2022年3月上市的荣昌生物去年研发投入总额也突破10亿元,达到13.06亿元,较2022年的9.82亿元增长逾三成;研发投入占比由2022年的127.19%降至2023年的120.62%。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72亿元增加40.26%,主要缘于公司两个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核心产品泰爱和爱地希销售收入及销量同比快速增长。

  复星医药同样表示,创新产品上市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增长是报告期内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研发人员数量微降

  对于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行业而言,研发人才尤其是高端研发人才十分重要。年报显示,在研发投入整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上市药企研发人员数量出现小幅下降。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259家上市药企研发人员数量合计为163094人,较2022年的166802人减少3708人,降幅为2.22%,不过仍明显高于2020年的116974人和2021年的141209人,其中逾六成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增加。

多家上市药企2023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及外包服务企业业绩承压,降本增效下研发人员数量明显下降。

  CXO(医药外包服务)龙头企业药明康德近年来首次出现研发人员数量下降。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药明康德研发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分别为11721人、13940人、17872人、21942人、28841人和36678人,2023年则为33657人,减少逾3000人。不过,其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依然超过八成,2019年至2023年,这一比例分别为82.19%、83.08%、82.61%、82.70%和81.90%。

  尽管员工总数降逾7%、研发人员数量降逾8%,但药明康德人力成本仍在上升。年报显示,该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人工、原材料成本及间接费用。2023年,其直接人工较2022年增长25.60%,成本增长主要由于服务需求及业务增长。

  舒泰神去年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超过一半。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现有研发人员26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达到32.63%。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公司现有研发人员12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21.98%。

  此外,一些药企因统计口径调整,出现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大幅变化。

  例如云南白药2022年年报显示,当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29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4.70%。公司2023年年报则显示,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435人,占比为4.95%;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为527人,占比为5.97%。“公司研发人员指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以及与研发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直接服务人员。本报告期对研发人员统计口径进行调整,与各年度研发费用统计口径所对应的人员一致。以前年度公司研发人员是按照技术人员的口径进行统计(技术人员口径包含动力装备、技术质量、信息管理、研发管理)。”云南白药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

  据悉,2023年11月24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明确了沪深两市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认定标准。

  丰富优化管线布局

  近日,多地发文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众多上市药企也在年报中表示将坚持创新发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近年来,随着行业发展环境变化、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我国医药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转型趋势明显。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具有真正意义的创新产品面临较好发展机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提高。”信立泰在“2024年度经营计划”中表示,将强化研发创新,使专利产品成为主营产品。该公司还提到,未来几年将加快推进创新产品出海进程。

  上海医药表示,在生物医药方面,公司将充分发挥“工商研投”一体化的独特优势,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管线布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巨额研发投入给业绩造成的压力,一些创新药企更加注重优化管线布局。

  “如果公司无法及时完成新产品的研发和注册报批,不仅会影响前期研发投入的回收,还可能影响未来的收益实现。”艾德生物表示,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市场研究,确保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紧密贴合,研发管线能够满足目前及未来市场对体外诊断产品的需求。金迪克也提出,将稳步推进在研品种的审评进度,开展已获临床批件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工作,加快临床前研究的在研产品研发进度,跟踪并储备创新疫苗新技术、新品种,优化并扩展产品管线布局。

  前沿生物已于2023年对研发管线策略进行了调整与优化,提出“创新属性与成本优势并重”,提高整体研发资金使用效率。该公司表示,将持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综合市场潜力、药品成药性、生产成本,布局目前处于技术空白的品种或国内尚处于起步初期的品种和技术领域,持续构建科学、丰富的产品管线布局,夯实公司在新药研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蓄力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

  舒泰神则在提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研发的同时,明确表示“未来一定时间内,因公司在研项目持续推进的需求,预计将控制一定的研发投入水平”。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