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经理人》发布2023中国港/澳区域 具影响力EMBA(中文)项目

中国内地企业规模基数庞大,但中国内地的大学商学院,特别是EMBA项目能培养出的“合格高级管理者”人才数量,因“培养运力不足”而远低于市场需求,由此也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创造力、创新力、开拓力、高质量发展的效率。

为了回应这一需求问题,中国港/澳区域所开设的EMBA(中文)项目,通过“向中国内地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世界级的商学研究生教育,培养全球商业领袖”这一共识的使命,和中国内地商学教育进行了交相辉映。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项目主办:《经理人》

调研:经理人数据库

项目执行:本刊商学院研究组

■ 文/本刊商学院研究组

图片

国内有一批企业高级管理者,在选择EMBA项目深造时,并没有步入国内大学的商学院,而是去了中国港/澳区域的大学商学院课堂。为什么?

为了解情况,《经理人》尝试在百度搜索引擎上,分别输入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去中国港/澳区域读EMBA?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的EMBA,哪一所院校更好?

随后,网络上出现了诸种“回复”,经筛选,有一个答案颇有价值,但其主要指向了中国香港区域的EMBA:

“恭喜你,有了国际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你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了。

香港EMBA的选择是很丰富的。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香港最传统的英语EMBA,如香港科大-凯洛格EMBA、香港大学EMBA-Global Asia Programme、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亚洲校区EMBA、理查艾维商学院香港EMBA 等;

第二类是香港近些年新出现的,专门为培养中国内地的企业家和全球化职业经理人而开设的EMBA中文班,如香港中文大学EMBA、香港城市大学EMBA、香港科大EMBA。

每家院校不会公布全部的学员名单,但是会公布部分优秀学员的名单。你到商学院相关课程的网页上都可以看到。去香港读EMBA的同学都还是比较注重学术质量、教学氛围和实际能力提高的。学校的学术都比较严谨、对同学要求也较大陆严谨。就读英语班的同学都是英语流利的跨国公司亚太负责人,就读中文班的同学则英语尚可。”

中国的企业有着庞大基数,人有自由选择性,去中国港/澳区域读EMBA,既有主观因素,也存在客观因素。

图片

客观角度,第一,假如公司业务正在拓展全亚洲或全球市场;第二,中国港/澳区域的 EMBA不仅教育品牌国际化,且提供了无语言障碍的中文教学模式——那么,中国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就一定会对中国港/澳区域的 EMBA产生兴趣。

此外,如果从社会经济更高的站位看这一现象,会有新的“讨论”。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依靠的是企业家群体,但是随着“92派”企业家因年龄偏高而大量隐退后,新一批创业者、高级管理者能否接班?目前,国内急缺大量持续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振兴,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而新一代企业家从哪里来?除了实践之外,另一种有效的可能就是,通过EMBA项目来迅速锻造。

遗憾的是,国内EMBA项目的“人才产出量太低”。

以国内一所总部在经济发达省域内的名校EMBA项目为例,该项目属于2002年国内第一批设立的EMBA项目。但截止目前,该项目给社会贡献的毕业生也仅9000多人(已经超出了邻近发达省域的同行),即每年培养的“合格高级工商管理者”接近430人。但是,如果按该省存续在业667.4万家企业为基数计算,这些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本地企业的庞大需求。

对于各地而言,由于“合格高级工商管理者”的短缺,当地的企业在创造力、创新力、开拓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就会低于预期。

当然,在EMBA人才供给量不足的情况下,国内也开放了大量的中外合作、外部独立的商学类研究生文凭项目,但是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良莠不齐。

回过来看,当中国港/澳区域内全球排名置前的优质大学开设EMBA(中文)项目后,不仅能够保障教学质量问题,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高级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

2023年度中国香港/澳门区域,具影响力EMBA(中文)项目▼

备注:

1、本表存在部分EMBA项目为中/英双语,因其市场目标主要面向中国内地,亦纳入评估范围。

2、本表所列名单,为评估结果突出表现的EMBA项目,不代表市场范围内所有项目。

3、本表所列学费,为完整学年之学费,并均按基准汇率换算,但项目官方或会变动学费,因此所列信息仅供参考。

4、本表所列项目“影响力星级评估”,具有12个维度标准,最高级别为全五星,详见相关文本诠释。

那么,中国港/澳区域到底有哪些EMBA(中文)项目受中国内地企业学生欢迎的呢?对此,《经理人》做了全面梳理,同时也以“影响力”为维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和中国内地商学教育市场的融合

EMBA项目,既有教育属性,也存在市场化属性。

中国港/澳区域由于面积限制,经济发展很难有更广的纵深度。其教育资源尽管丰富和顶端,但却难以发挥极致。因此,中国港/澳区域的大学商学院需要通过释放资源,寻找更为广袤的市场,最佳目标市场当然是中国内地。

中国港/澳顶端大学的商学院,在对中国内地高端商学类教育市场的发展上,实际采取了三种策略模式:

第一种模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和其地位相匹配的大学商学院设立合作项目。

案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工商管理(金融与财务方向)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第二种模式,在中国内地市场,独立创办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基地。

案例如,香港中文大学于2014年在深圳设立了独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

第三种模式,以“面向中国企业高级管理者”为目的,中国港/澳的商学院在总校本部设立EMBA(中文)项目。

对于以上三种模式的策略使用,中国港/澳区域顶端大学的商学院,并非按顺序进行,而是并行或交叉实施的。

案例如,香港中文大学EMBA(中文)采取了第三种模式。而香港大学的EMBA项目虽然实施地在香港,但同时也牵手北京大学,采取两地教学模式,因此其既有第一种模式属性,也有第三种模式属性。

从中国港/澳区域的商学院对中国内地市场的行为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和中国内地商学教育既有深度融合,也保持了一定独立性。

由于“面向中国企业高级管理者为核心”,中国港/澳区域的EMBA(中文)项目具有明显的中国化商学教育与培养属性。

最具影响力,取决于综合要素表现

为了清晰中国港/澳区域的EMBA(中文)项目如何影响中国内地的高级管理者学生,《经理人》以“影响力”为课题,从EMBA(中文)项目设立的历史时间、教育品牌地位、师资、与中国内地的融合、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内容、学生情况等12项要素视点,通过最高的五星级评估标准进行计分。12项要素如下:

● EMBA中文项目开办的历史时间

● 大学及EMBA项目品牌价值及市场影响

● EMBA项目顶尖、实务能力的师资情况

● EMBA项目的国际化

● EMBA项目与中国内地的合作或交流

● EMBA项目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及丰富度

● EMBA项目课程内容的前瞻性

● 就读学生在企业担任CEO级别的占比

● 就读学生平均学历水平

● 来自中国内地学生的占比

● 毕业及在读的学生数量规模

● 学生的成长发展、终身学习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入选的最优项目为六个(也同时纳入EMBA中/英文授课的项目)。荣膺前三的项目分别是:第一名为香港中文大学EMBA(中文)项目,荣誉全五星评级;第二名为香港大学经管学院EMBA(中/英文)项目,为4.5星评级;第三名为香港科技大学EMBA(中/英文)项目,为4星评级。此三个项目获得较高星级的理由是什么?以下分别从核心的七个视角进行洞察:

香港中文大学EMBA(中文)项目

● 历史。香港中文大学“EMBA(中文)”项目创立于2005年,专为大中华地区深具影响力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而设。课程秉持大学“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的教学宗旨,拓展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并提高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大中华市场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所需的能力。

● 品牌。香港中文大学在全球及至亚洲的排名中,居于前列。

● 师资。授课教师,具有全球顶级大学背景、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经历、学术研究能力,以及长期在商学类课程中教学经验。特别的是,师资中有4名诺贝尔奖得主。

● 研究和学术。所在大学设有5个国际重点实验室,此外,该校研究学者领导的香港教育资助卓越学科的项目中,占比34%,研究成果被《自然》《科学》等国际一流期刊收录发表。

● 课程。从课题体系上主要为四个支柱,分别为创新、全球视野、联系大湾区、关心社会。具体的学习模块如商业运营有决策、商学战略与智慧、市场洞察与营销、科技创新与发展、国际经济与金融,通过整合31+个课程,面向综合管理及金融创新两大方向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 教学模式。设立海外游学计划,以及打造了与世界级企业领袖、顶尖学者的对话、交流平台。

● 学生结构。根据最新的统计,项目的学生来源中,中国内地的学生合计占比超过96%,其中最多的是华东区域(含上海;29%)、深圳(41%)、北京(13%)。可见,北上广深的国内主要经济区域的学生,是该项目的学生主力结构群。

此外,位居董事长、总裁及顶级管理者的学生,占比达58%。根据《经理人》调研,这些人群中,很多来自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且很多学生具有在内地或香港两地上市公司的背景。

香港大学EMBA(中/英文)项目

● 历史。香港大学从事商学项目的教育较早,特别是和中国内地的复旦、北大均有深度合作历史,且至今在仍在可持续发展。

● 品牌。无论是本项目,还是所依托的大学,在各项全球排名中,均有非常靠前的表现。

● 师资。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是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度合作。师资由两所大学商学院的院长领衔组成师资团队。

● 研究和学术。在学科融合的现代教学中,香港大学的在卓越学科领域、主题研究的信息、知识等均融合于EMBA的课程。

● 课程。该项目覆盖了基础知识、经济、金融、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战略、分析、整合及提升等九大模块,适用于高层管理者应具备的全方位知识。

● 教学模式。主要授课地在香港,一部分则在北京,由此,使得在同一个项目上学习能够获得两地知识和信息。

● 学生结构。根据最新统计,学生前置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18%,学士、本科占比66%;其中总裁及董事长级别的决策高管占比65%。

香港科技大学EMBA(中/英文)项目

● 历史。香港科大的EMBA项目有两项。一是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合作的EMBA国际项目,另一个是针对中国行政人员(语境理解不同,实为“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开设的EMBA项目。

● 品牌。在全球排名中,香港科大及其商学类教育项目均有绝佳表现。

● 师资。教授团队与著名企业合作,掌握市场的最新发展,传授国际营商最前瞻的知识和经验。

● 研究和学术。香港科大主要研究重点是数据科学、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自动系统、设计与创业等,这些资源不同程度地在EMBA项目进行融合。

● 课程。近年来,动态课程增加了合并与收购、国际化增长、可持续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等当前企业最迫切的课题。

● 教学模式。环球游学是一个亮点。项目涉及的洲际跨度比较大,横跨欧亚美洲,和全球顶尖大学商学院进行访问、互动。

● 学生结构。毕业班级已历16届,毕业校友为866名,有40%以上学生前置学历为硕士,且有80%为总经理级别的高级管理者,私营属性企业为65%。自中国内地的学生所在企业如比亚迪、阿里云、海通国际等。

以上三个案例虽各有差异,但仍具四大共性:无论是EMBA项目本身,还是所依托的大学,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具有“全球化+前瞻性”内容的融合;虽以大中华区域的企业高级领导者为学生对象,但来自中国内地的企业高级领导者学生正在加速最大占比化。

《经理人》认为,中国港澳区域的EMBA(中文)教育和中国内地商学教育的交相辉映,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需求有两个回应:第一,回应了我们对于“懂国际化,懂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不足的迫切问题;第二,回应了企业管理者,特别是进行全亚洲、全球化业务的高级管理者对于知识与成长的迫切需求。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