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我国国民金融素养表现出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且与国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年收入水平等特征密切相关。从地区差异性看,东部省份的居民金融素养较高,其次是中部省份,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交通便利性等方面的影响,西部省份的居民金融素养最低。”这是7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导编写的《国民金融素养白皮书(2022-2023版)》(以下简称《白皮书》)中的调研数据所推导出的结论。
实际情况是,金融素养除了体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乡村与城市之间金融素养的差距应是更大的。有关数据显示,乡村老年人口比例是城镇的两倍多,其数量超过乡村总人口的三成,乡村居住人口主要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而且,乡村空心化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年轻人返乡意愿不强,导致乡村人口结构老化。同时,针对乡村群体金融素养的提升难度较城镇更大,因为上述这些群体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缺失,对金融知识的了解有限,更缺乏对正规金融服务的充分体验,而且,其数字化能力较低,在当前金融数字化场景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乡村群体容易被边缘化。因此,要想做好乡村群体金融素养提升工作,就需要注重差异化和场景化。
差异化主要体现在针对不同地区的乡村以及乡村不同群体应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素养提升工作,即使在相近的村镇,其人群特征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从实施金融素养提升的主体角度来看,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商业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引领、协调、推动至关重要,因此,在充分调研乡村受众情况的基础上,应以尽量做到“全覆盖”为指导思想,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开展差异化的金融素养提升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乡村建了金融教育中心(或教室),也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大讲堂之类的活动,但实际情况是,乡村很多老人和妇女、儿童很难能够保证到场聆听,要么距离偏远,来一趟要费不少周折;要么农忙时节要操持农活没时间,或者即使来听讲座,也很难对其金融素养提升有什么显著的效果。
那么,如何做到差异化金融教育?如何让乡村群体的金融素养提升显效呢?这就需要构建更加多样化的金融素养提升场景,换言之,要针对不同乡村群体,提供更“接地气”、更容易让乡村群体融入的金融知识学习和内化的场景。
针对数字化认知和体验程度较高的群体,完全可以借助线上小程序或与此类群体常用的线上场景相结合,将针对乡村群体可能接触到的金融知识、金融服务等内容制作成短视频等其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据调研,许多农民通过手机了解国家政策和时事新闻,其中短视频平台最受农民欢迎。但同时,也有一些短视频为了流量,曲解了部分政策信息,包括金融投资理财等内容,而农民大多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被带偏。由此,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金融教育和金融素养提升管理推动的部门应该结合部分农村受众的行为习惯,在相关短视频平台传播有利于金融素养提升的内容,让更多的乡村群体获得真实、有益的金融常识。
金融素养提升要从青少年抓起,这就需要开发并落实在乡村、县城中小学开设金融素养课程。记者曾采访某国际知名金融教育专家,该专家指出,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都开设有金融素养课程,并且,青少年从小在家庭中就会参与家庭收支的记账和理财,显然,从小培养“量入为出”的意识是金融素养提升的基础,并且让青少年意识到要靠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去获得回报,而不是“不劳而获”,这也是金融素养提升的基础性内容。
针对数字化能力较弱甚至完全不能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这部分大多是乡村的老人),包括一些知识层次较低的群体,那就需要用最传统的方式向这些群体传递有关金融知识,使其建立与金融有关内容的正确认知。事实上,只要上述群体还在正常地生产、生活,就会有可植入的场景。例如,去村里小卖店买东西,去助农取款点取现,买化肥、农药,到旅游景点卖农产品等,有些农村还保留着赶集的习惯,这些场景都可以成为金融知识传播的场景。
注重差异化、场景化的同时,还要注意针对乡村群体传播金融知识的内容角度和方式方法。例如,金融机构目前还习惯于印发金融知识宣传材料,针对反电诈教育仍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宣传等。其实,针对乡村群体重点是告知对方,不要轻易把身份证借给他人,也不要把自身的信息随意在网络上发送,这些都会直接与其行为相关联,更容易理解和传播,而不是告知其很多专业术语,农村受众对此很容易混淆。纸质宣传资料是必要的,但短视频、语音类的内容更容易被传播、被接受,因此,需要制作更符合乡村群体行为习惯的宣传物,让金融教育的效果更好。
“看十遍,听十遍,不如做一次”,这也是金融素养提升的要领,也就是说,较好的金融素养提升方式还是让乡村群体更多体验正规金融服务的益处,在金融交易场景中提升金融素养。例如,针对乡村群体,可以开展金融交易的“小额体验”,无论理财、贷款、保险等,开始时并不需要追求“量”的大小,让更多的乡村群体获得更多金融交易的体验,这也是在场景中获得认知的提升,其效果可能会更好。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