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证券之星新能源车行业周报:
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截至3月10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34.15万元/吨,工业零级碳酸锂均价29.4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56.5%国产粗颗粒)均价40.6万元/吨,工业级氢氧化锂均价37.95万元/吨。三元材料方面,523多晶、523单晶、622多晶、811多晶均价分别报每吨25,26.75,27.05,33.5万元。
机构观点:
东方证券本周观点:
光储车充一体化,长期解决全球居民能耗难题。去年以来新能源板块经历了从电动车、光伏风电到储能充电桩的轮转,实际演绎了“光储车充”一体化的大逻辑,即技术进步带动屋顶光伏普及,储能需求应运而生,居民长期用电成本下降,电动车性价比提升,户用充电桩随之兴起。“光储车充”实为整体,旨在长期解决全球能耗难题。
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愈发确立。中长期来看,随着电动车型的增加与优化、购置与用车成本持续下降,燃油车、加油站只会成为过去式。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0%,欧美现状类似于中国14/15年起步阶段,全球到2030年空间广阔,矿石资源、电池材料长期紧缺,产业链仍是星辰大海。
短期关注产业与投资的反身性。短期来看,市场对行业负面因素的担忧已在股价中体现,产业链估值达到历史最低。但产业与投资的反身性更值得关注,比如在当前悲观预期下,欧美在补贴政策下是否会超预期、当前融资环境下供应链扩张是否会减缓、盈利下挫是否接近尾声,这些因素未来都可能成为产业链反弹的动能。
兴业证券本周建议:
锂电行业推荐上游资源具备前瞻性布局,盈利能力确定性修复的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推荐中游材料环节具备强α属性的中科电气,以及技术迭代中同时具备研发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细分环节龙头科达利、中伟股份、恩捷股份、容百科技、嘉元科技;氢能行业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拐点已出现,建议关注科威尔、美锦能源、亿华通。
宏观事件
(1)乘联会发布2月汽车零售销量榜: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60.9%
IT之家消息,乘联会3月9日公布了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快报显示,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38.9万辆,同比增长10.3%,环比增长7.4%;1-2月份累计销量267.8万辆,同比下降19.8%。2月乘用车市场中,燃油车零售量同比下降3.7%,新能源零售同比增长60.9%。从2月车型销量上看,轿车销量最高,达65.6万辆,同比增长9.0%,环比增长7.7%;MPV销量最低,仅8.2万辆,同比增长24.1%,环比增长36.2%。从1-2月累计销量上看,SUV销量最高,达127.2万辆,同比下降18.9%;MPV销量最低,仅14.3万辆,同比下降14.8%。
同时,乘联会还发布了2月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其中比亚迪位居榜首,销量191664辆(去年同期为90268辆),同比增长112.3%,占据11.9%市场份额。
(2)机构: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
界面新闻消息,Counterpoint全球乘用电动车车型销量追踪的最新研究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乘用电动车销量年同比增长53%,使2022年的总销量超过1020万辆。在2022年第四季度,纯电动车占所有电动车销量的近72%,其余部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国、德国和美国为前三大电动汽市场。排名前十的电动车集团拥有超过39个乘用车品牌,占2022年第四季度电动车总销量的近72%。
分析师Soumen Mandal表示,电动车正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成为主流。到2023年底,电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近1700万辆;锂价格预计也将在2023年下半年下跌。
(3)向全球市场进军!“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新华社消息,作为中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的重庆,近年来持续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一批“重庆造”中高端新能源车型接连上市热销,推动重庆汽车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与此同时,车企还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带动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跃升。2022年,重庆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近90%。今年以来,重庆新能源车企瞄准海外市场加快推出新产品、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订单普遍显著增长,驶入“出海”快车道。以龙头企业长安汽车为例,一季度海外订单已超去年同期,全年汽车出口料将实现30%的大幅增长。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畅通汽车“出海”通道,力促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争取更大的发展机会。
行业新闻
(1)传统汽车品牌大乱斗 超30家车企“花式”打折
格隆汇消息,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东风系汽车成为补贴主要对象,补贴最高达9万元。据媒体统计,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而价格战的发起者包括车企、地区经销商等不同主体,降价的方式包括直接降价、抵现、保险补贴等多种形式。
此外,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B”将正式实施。对比之前的标准,“国六B”在一氧化碳、非甲烷烃、氮氧化物排放等多方面有了更高要求,而此前使用“国六A”排放标准车型过渡的车企必须在7月1日前加大库存清理力度。
(2)《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发布
财经网消息,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联合能链智电3月7日发布《2022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重点剖析了充电时段特征、快慢充使用特征、充电设施功率使用特征等9项用户公用充电行为。《白皮书》显示,对比上年同期,下午时段充电占比降低,夜间和早上的充电占比提高。整体来看,用户平均单次充电量25.6度,平均单次充电时长49.3分钟,平均单次充电金额25元,日充电1.4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认为,整体来看单次的充电量金额和频次均有小幅的提高,单次充电的时长有所降低。分快慢充的场景来看,直流快充桩平均单次充电量比慢充装要高11.9度,用户使用快充更偏好于满充,慢充的话更偏好于浅充。能链智电副总裁于翔表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不管是在商户端,还是在充电的车主用户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还是站在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的服务能力。
(3)技术内卷正重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汽车纵横消息,近年来,随着“新四化”的深入变革,汽车正在从简单的代步工具向智能化移动终端转变。如今,席卷整个汽车行业的技术内卷已然形成,不仅是新势力车企,就连传统车企也在通过内部孵化或者合作共研的方式加速补齐短板,不断缩小着与新势力车企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上的差距。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已超过411万辆,市场渗透已升至33%。目前,行业层面已有共识,2023年将是高阶智能驾驶功能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之年,年内会有大批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型陆续出现。根据西部证券研发中心预测,2023年搭载NOA(全称Navigate on Autopilot,通常译作“导航辅助驾驶”)的车型将达到70万辆,而至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348万辆。
(4)尹同跃:建议规范电动汽车高压超充标准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规范电动汽车高压超充标准,全面推动商用车电动化。
尹同跃指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然而,充电桩功率低、充电耗时长等补能焦虑是当前新能源车推广最大的痛点,对新能源汽车规模扩增形成掣肘。目前国内电动车使用的充电标准,最高电压与电流分别为950V、250A,最高充电功率不到240kW,被国际充电标准排除在外,影响整车出口。为此尹同跃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尽快统一并升级下一代电动车充电标准,并与国际标准进行互通,让国内车企、充电设施及第三方运营企业在统一标准的保驾护航下,升级整车技术,为车主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实现新能源整车的规模突破,加速国家电动化和清洁能源的进程。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