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腾讯回购已达到近170亿,在股价低位连续大规模回购,再叠加海外资管巨头大幅增仓,是否意味着腾讯要“见底”了?
腾讯“创纪录”回购下,资金开始抄底。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形势动荡,以及上千亿IPO的虹吸效应下,港股市场持续下行。市值第一的腾讯带头开启了港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潮。
9月16日最新数据显示,腾讯控股再回购118万股股票,耗资约3.51亿港元,回购区间为295.2港元-299港元,是连续第20个交易日回购,年内回购额已超前十年总和。
同日,海外资管巨头富达国际也公布了最新持仓数据,其旗下两只中国股票基金对近期大额回购的港股科技股进行全面加仓,尤其对腾讯控股加仓60%。
腾讯8月以来的连续回购,会成为“底部”信号吗?
谁在抄底腾讯?
除了四度加仓的段永平,已有机构悄然开始布局腾讯。
8月期间,富达国际旗下中国焦点基金增持腾讯控股6.36%持仓股份,期末持股市值为4.17亿美元。截至8月底,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即为腾讯控股、
富达国际旗下的另一只规模更大的基金——中国消费动力则在8月对互联网板块进行了全面加仓。截至8月末,腾讯控股的持仓股份获该基金增持6.36%,持仓市值为4.17亿美元,为该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资料显示,富达国际成立于1969年,是全球最大的主动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在中国境内的投资经验已超过二十年。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富达国际为来自全球超过270万客户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81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17万亿元)。
除了资管巨头加速抄底,南向资金近日正在大举“扫货”。Choice数据显示,8月,腾讯累计净买入高达72亿港元。而截至9月15日,南向资金已连续15日净买入腾讯控股,累计买入约41.8亿港元。
南向资金对腾讯的持仓也来到历史高位。据梳理,在2021年腾讯股价历史高点时,南下资金也仅持有腾讯5.3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5.55%。而截至6月16日收盘,南下资金持有腾讯7.3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7.6%,提升了2.1个百分点。
除了直接持有,多家机构或个人正通过ETF加仓港股科技股。
例如,截至今年6月底,杨祖贵持有1.17亿份大成恒生科技ETF,5744.58万份博时恒生科技ETF和1.93亿份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是上述3只ETF的第一、第二和第五大持有人;同时其还持有9264.83万份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位居该基金第十大持有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只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去年底还未出现杨祖贵的身影。表明杨祖贵是在今年上半年港股科技股的调整与回购潮中加大布局。
无独有偶,华安恒生科技ETF第一大持有人梁军强,截止上半年末持有1.24亿份份额,相比去年年底明显增加。其同时布局了3.5亿份华夏恒生科技ETF。
机构方面,二季度末,华宝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的前十名持有人中出现了百亿级私募迎水投资的身影,迎水投资旗下产品持有份额达5000万份,持有份额相比于2月11日不变,依旧为该上市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
同期,高毅资产旗下产品也首次出现在了恒生医疗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中,截至二季度末,其持有份额为9254万份。
史上最强回购
加仓的契机与背景是,港股掀起了史上最大规模回购潮。
截止9月16日,年内共有185家港股公司回购超过540亿港元,同比大增约140%,创下港股20年来最新纪录。其中,腾讯是当之无愧的“回购王”,年内操作已超160亿港元,占到全市场回购规模的三成。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的主要动因是股票价值被低估,腾讯也于此前业绩会强调,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在今年出手回购的港股公司中,超过八成的公司年初至今股价表现呈下跌趋势。其中,超过70家公司年内股价累计跌逾30%。
对于腾讯,在近一个月内股价未有起色,回购速度却不断加快。
8月19日至今,腾讯连续回购20个交易日,金额共计70.1亿港元,几乎每天达到3亿左右。今年则累计回购58次,合计4891.7万股,回购金额超160亿港元,相当于去年回购额(26亿港元)的6倍,并已超过了历年回购股份总额。
未来还有多少回购在路上?
9月8日,腾讯主要股东Naspers宣布出售111.5万股腾讯股份,持股比例降至27.99%,若以300港元的均价计算,约套现逾3亿港元。据统计,今年以来Naspers已累计减持超390万股腾讯股份。
而在当天稍早,Prosus在公告中表示,作为回购计划继续实施的一部分,公司已采取行政措施,将其持有的额外1.92亿股腾讯股票以凭证形式存入香港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这部分股票的最新市值接近600亿港币。
有分析认为,Naspers集团启动股票回购计划的主要目的很可能是解决自身市值与资产价值出现严重倒挂的问题。其发布的官方声明中表示:“启动股票回购计划旨在为股东释放更大的价值。同时,它还将重新平衡Naspers集团的资产基础,转向快速增长的非腾讯资产。”
回购与股价的关系
回购注销后的作用在于提升每股收益增长率,提高市场信心,增加股东回报。流通股数量减少,每股收益、每股分红、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得到改善,股东权益也间接提高。
从投资者权益来看,港美股回购动作较A股的利好性质也更强——据交易所规定,港美股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必须注销。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2008年以来,港股市场共经历五次完整回购潮,均在市场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估值也达到较低水平时出现。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天风证券则指出,大公司更倾向于回购: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港股与中概股市场股票回购数量大幅增加,此次财报季后开启的回购亦为延续,值得关注的是:1)回购额度可能根据公司评估的市值低估程度与账面现金程度大幅提高;2)从计划实际执行速度来看,大市值公司由于现金流能力更为良好,回购速度明显快于小市值公司。
而在腾讯的回购史中,股价在回购时期通常表现平淡,而距离回购半年与一年后,股价往往会有大幅回升,故被市场视为“股价低位”风向标。
数据显示,腾讯在2005年到2014年间每年回购规模不等的股票,10年总回购43.38亿港元。之后三年回购暂停。
2018年重启一轮较大规模的回购。2018年、2019年、2021年分别回购8.87亿港元,11.61亿港元,26亿港元,总额达到46.46亿港元,超过此前总和。不过这三年基本上的每年回购一轮,持续30天左右,规模不断扩大。
有市场消息称,腾讯授予员工在未来7年内可以每股384.08港元买入腾讯控股,员工的收益是股票实际价格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意味着,当前腾讯回购也是向市场与内部员工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
“在当前下行的经济周期下,不乱砸钱投资,也是一种稳妥的策略。与其投资其他回报率不高的业务,不如回购自己的股票。”分析观点指出,要么拿去投资,要么加大研发投入,要么回购股票。而当股票过低,现金流过高,投资收益率下降时,腾讯回购股票是一种比投资更好的资本增值手段。
站在当前时点,也有基金经理表示,由于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在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之下,港股可能仍会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但腾讯等大型科技股处于历史低位,整体已然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且近期投资资本减持的现象比较明显,从而使上市公司具有非常大的动力通过回购来维护上市公司股价,对维护股价有非常积极正面的意义。
以史为鉴,近期已经是腾讯史上最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期,远超2018年的股价低谷时期,能否再次上演“底部”剧情?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