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本报记者 吴晓璐
5月4日及5月5日,证监会和上交所先后就科创板做市交易发声。证监会表示,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上交所表示,落地科创板做市交易。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落地科创板做市交易,有望提高板块流动性,促使股票合理定价,平抑非理性大幅波动,并为A股其他板块落地做市商制度提供经验。借鉴新三板经验,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可以配套更多的风险化解工具和激励制度。
借鉴新三板经验教训
三大问题需关注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5月6日,科创板公司达420家,今年以来,科创板单只股票日均换手率的平均值为3.8%,日均成交量的平均值为242.01万股,日均成交额的平均值为1.11亿元,成交量和成交额远低于主板和创业板。
“A股采取的是竞价交易机制,以时间优先、价格优先为特征,目前仅新三板的创新层和基础层引入了做市交易。”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齐梦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投资门槛较高,风险较大,活跃度较低,引入做市交易后,做市商通过在股票市场上频繁地提供双边买卖报价,提供流动性,降低股价不合理波动。
“直观来看,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能够为市场注入活力,增强市场活跃度。从更深层面来看,做市交易更有利于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特别是在股市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做市商可以通过交易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并发挥反向遏制恶意操纵市场行为的作用。此外,科创板做市商制度的探索,也将为创业板、主板、北交所等市场的深化改革提供经验。”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2014年,做市商制度率先在新三板落地。据全国股转公司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三板做市商有69家,2022年一季度做市交易稳定向好,做市股票总成交金额约134.88亿元,占市场成交总额的53.86%。
“新三板实行做市商制度,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银泰证券股转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角度来说,新三板做市商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提供流动性以及定价参考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做市商角度来看,大部分券商的做市业务都出现亏损,做市商在做市策略以及做市业务人员配备方面有所欠缺。
“科创板引入做市交易后,实行混合做市交易制度,且投资者人数远超新三板,因此预计其实施做市商制度的效果更好。”张可亮表示,可以借鉴新三板的经验教训,从券商角度来说,一是要提高对做市交易的认知程度,配备较强的研究团队和交易团队。券商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做市策略,只有深入了解所要做市的企业和其所处行业,才能给出合理的估值,并在市场波动时起到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二是整体资金投入方面,每只做市股票需要根据其流通盘合理预留做市头寸,避免出现头寸不足而只能被动跟随市场的情形。
汪惠青认为,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需要注意三大问题,一是要适合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交易结构,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二是要加强对做市商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交易透明度,避免出现操纵价格、利益串联等情况;三是要鼓励和支持做市商通过多元化渠道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定价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张可亮表示,监管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做市商制度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中国资本市场特色的监管政策,考虑如何区分正常的做市行为与操纵股价行为;如何合理地对券商做市业务进行考评打分;如何评估市场规模与做市商家数规模之间的配比关系等。
市场积极性较高
可出台更多配套激励措施
今年1月份,证监会就《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根据要求,初期参与试点券商需满足资本实力、合规风控能力方面的两项硬性指标: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103家券商近三年分类评级和2021年净资产发现,仅24家券商满足上述两项要求。
“市场对科创板做市业务的积极性比较高。”张可亮表示,从公司角度而言,做市商制度既可以带来增量资金,又可以为市场带来相对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从券商角度而言,很多在新三板做市的券商已经积累了较多经验。
“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一直是机构和市场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汪惠青表示,对机构而言,做市商制度意味着大量的业务机会、可观的潜在投资收益、更强的客户粘性。对科创板企业而言,部分规模较小、行业较冷门、关注度较低的优质企业能够更好融入资本市场。
齐梦林表示,对于机构而言,科创板做市交易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但仍需监管部门完善配套相关激励措施,给予做市商更多的风险化解工具和一定的获利保障,如符合一定条件的交易手续费减免、返还、分成,提供流动性补贴等,鼓励更多机构在科创板参与做市交易。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