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张小洁 摄
继*ST新亿成为年内首家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公司之后,年内首家“1元退市”以及首家财务类退市公司也分别浮出水面。业内专家表示,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机制不断完善,“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随着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将加快A股新陈代谢,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多家公司拉响退市警报
3月25日,*ST艾格再度跌停,收报0.68元,连续第16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据此测算,即便后续四个交易日每天都涨停报收,届时*ST艾格的股价仍将低于1元,从而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退市规定。这意味着*ST艾格基本锁定退市,成为2022年首家“1元退市”的公司。
同时,年内首家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也浮出水面。3月24日晚间,*ST长动公告称,公司2021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且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触及深交所终止上市条款,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21年3月25日起停牌。
在此之前,年内首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情形退市的公司已经出现。3月22日晚间,*ST新亿公告称,鉴于公司股票被上交所终止上市,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2022年3月3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根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ST新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财务造假,追溯调整后,公司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实际营业收入均低于1000万元,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拉响退市警报。除*ST长动外,3月25日,*ST济堂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被终止上市的第二十二次风险提示公告。深南股份、宜华健康等十几家公司存在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强制退市的可能性,近期均发布了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A股退市速度明显加快。海通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退市数量(不含吸收合并退市)分别为10家、16家和20家,同比增速分别为100%、60%、25%,这三年的退市公司数量占A股全部退市数量的31%。
“新的退市制度废除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之后,大量的垃圾股就不再被爆炒,炒壳赌壳的游戏基本宣告终结,也使得1元退市标准有效发挥了作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A股退市公司数量(家)。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截至3月24日)
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相关机制不断完善,“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
证监会2月25日就《关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旨在适应注册制改革和常态化退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随后,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和中国结算发布了配套实施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称,退市新规实施以来,发挥了两大作用,一是有力地震慑了违规、造假行为;二是强化了法律制度的严肃性,给市场释放了重要信号——不合格就退,没有回旋余地,也让一些炒ST股的人断了念想。
随着全面注册制实施在即,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将加快A股新陈代谢。“退市新规给市场注册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表示,在退市规则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各种类型的退市逐渐出现,这是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一个现象和信号。
上述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退市公司数量也会不断增加。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同时,也将保证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董登新认为,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A股市场包容性将大幅提升,因此要求退市制度更严格。
“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荀玉根在研报中表示,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市场生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上市公司发行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