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作者:少言
2015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外科专家田伟院士为患有严重寰枢椎先天畸形合并颅底凹陷的43岁男性患者施行手术,做的正是当时被誉为“生命中枢”的上颈椎畸形手术,田伟院士挑战这片世界脊柱外科手术领域的“禁区”。
不过,社会也将焦点放在了那场手术中的另一个角色——“天玑”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那场手术后来也被称为世界首例上颈椎(寰枢椎)机器人辅助手术,也是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扬名之战。
长期以来,在机器人领域有一个共识:手术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研发、获取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对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安全性要求高。且行业的核心技术需要“产、学、研、医”的深度结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投入,初创科技公司的技术追赶难度很大。同时,行业内企业通过申请发明专利的方式保护自身的技术,对其他企业进入行业形成了技术壁垒。
如此形势也反映出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想要突围压力很大。
骨科机器人受到资本加持
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提质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行业,人工智能与手术机器人的融合也同样是大势所趋。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15-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2019年增速逐年上升,但2020年受疫情影响手术数量整体下降,一些不必要或选择性的手术被推迟,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近8%的高增速,市场规模实现83.21亿美元,2015-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2.6%。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发展手术机器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骨科是手术机器人最早进入的领域之一,是当前手术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集中的热点领域,也是中国手术机器人领域相对拿得出手的地方。
从市场需求看,骨科手术长期存在人类“手”“眼”受限的瓶颈,因手术在骨骼内开展,人眼无法看到骨内,视觉上存在误差,损伤风险很高,即便通过透视技术看到内部,但得到的是重叠影像,且辐射损伤大。所以,传统的骨科手术方式易受到患者体位定位、手术器械控制精准度、医生个人经验和疲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手术成功率和可靠性。
由此可见,人手操作在动作控制力、稳定性和重复性方面均存在不足,而手术机器人可自动执行或在术者指令下被动执行,机械手操作代替术者徒手操作,稳定性和精准性得到提升。
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的专业骨科手术机器人生产企业,包括天智航(688277.SH)、三坛医疗、和华瑞博、微创医疗机器人、铸正机器人等国内厂商,还有强生、史赛克、美敦力等一些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外厂商。
2020年6月,国内第一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厂商天智航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市值一度接近600亿元。此类稀缺标的正式被资本市场接受,表明中国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始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
2022年1月,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商元华智能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和红杉资本等明星机构。在天智航上市后,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融资频繁,鑫君特、和华瑞博、一影医疗、键嘉机器人等在这期间快速发展。
骨科手术机器人新业务模式提振收入
骨科机器人门槛高,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少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在考虑到高昂的研发成本时,将产品价格定的很高。
事实上,骨科手术机器人虽不用支付工资,但启动它是需要费用的。据悉,骨科手术机器人开机费用不低,进口手术机器人“开机费”是3万至6万元,国产机器人最少也要近万元。
从天智航已公布的财报来看,2017年、2018年、2019年,在国家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政策的补贴情况下,销售数量分别为2台、16台、31台,销售收入分别为752.14万元、7811.49万元、1.64亿元。在国家相关政策补贴消失后,2020年天智航销售手术机器人30台,营收为1.12亿元,在这期间,天智航主要销售的设备是“天玑1.0”骨科手术机器人,以此计算,天智航初代产品的单价要数百万元。
2021年2月,“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但新产品的推广是一个大问题。
对此,2021年中,天智航计划定增募集不超过13.4亿元资金,用于建立一个与“天玑”“天玑2.0”以及关节机器人等产品序列相匹配且面向未来的研发体系、销售体系和运维体系,形成以骨科手术机器人平台为核心的生态体系,来提升盈利能力。
当前,作为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军企业的天智航仍在亏损,其高占比的研发投入是重要原因。2021年上半年,天智航的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61.12%,该比例较2020年同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投入巨大。
此外,“高单价,低开机率”的现状也让骨科手术机器人厂商开始尝试新的销售模式。
2020年,市场兴起一种厂商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即厂商向医疗机构提供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所需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及相关配套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医疗机构按照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数量向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这一模式降低了医疗机构一次性购买骨科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资金支付压力。
同时,上述模式使得厂商的收入结构从原来依靠单一的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转变为包含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配套手术工具包销售收入及获取持续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在内的多种收入。
作为高端医疗器械,骨科手术机器人和其他医疗耗材不同,很难像一般耗材可以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比如,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手套等耗材厂商业绩大涨,天智航2020年的营收却出现下降。对此,天智航在财报中表示,2020年医疗机构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新冠病人的收治及防疫工作,骨科手术量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采购招标、装机和使用都受到影响,市场推广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
在种种限制下,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又该如何生存?
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增多 专利仍是核心竞争力
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实现产业化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集中在美国、以色列、法国和中国。其中,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从市场占有率看,国外设备仍被史赛克、强生等国外医疗器械巨头把控。
其实,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内政策对“产、学、研、医”结合的大力支持。公开资料显示,天智航旗下的“天玑”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智航 “医工企”历经10余年联合研发。
2016年6月,在北京展览馆展出的13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中,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士带领的产学研团队,共同研发的第三代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排在第五位,这也是医药领域的唯一代表。
如今,在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中,除了高起点的初创企业,不少骨科器械公司开始布局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
比如,近日,春立医疗在回答投资者就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问题时表示,目前春立医疗正在研发应用于髋、膝等多种关节置换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而此前,春立医疗已经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个手持骨科手术机器人“长江INS”。
2021年4月11日,联影医疗官网公布武汉总部基地揭牌消息,拟投入50亿元,研发、生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整机及核心部件、手术机器人、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先进医疗装备。
当然,布局者众多,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也充满期待,但现实情况也是国内相关企业要考虑的方面。在高科技产品领域,外国巨头会通过专利来形成行业壁垒,当自己手中有足够数量的专利时,竞争对手想要抢夺市场的机会也会越少。
这样看来,国产手术机器人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