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 主要集中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领域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3月11日,国新办举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修改情况吹风会,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会上介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了92处,修改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报告》的补充修改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修改近30处。

在稳经济方面,涉及到财政、货币、就业政策以及保供稳价、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内容。比如,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方面,将“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补充修改为“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方面,补充了“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大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补充了“继续做好能源、重要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打击哄抬物价等行为”。

促创新方面,涉及到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比如,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等;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造业、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等。

惠民生方面,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比较集中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比如,在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补充“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内容,将“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补充修改为“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将“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补充修改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工作是每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表示,今年代表委员围绕教育工作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其中,《报告》增加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两句话。发展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有效举措。《报告》修改后进一步增加了职业教育相关内容,强调了“增强适应性”这个导向。

向东指出,代表委员还对《报告》的科技创新部分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报告》主要修改了两处。一是增加“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的表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这一比重要提高到8%以上,2021年为6.09%。二是增加“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的表述。此外,《报告》在修改中还补充了“加强科普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容。

此外,对于《报告》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述,国务院研究室也在会上进行了说明。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为2012年以来最大增幅。向东对此表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使得新增财力主要由地方使用。新增财力下沉基层,将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更有能力、更有动力。

而对于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刘日红表示,减税降费是直接有效和公平普惠的惠企政策。减税降费对稳增长、保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减税降费是“放水养鱼”,支持市场主体由少到多的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壮大,进一步筑牢税收增长基础,起到固本培元、涵养税源的效果。

在谈到今年的物价水平时,刘日红还表示,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客观上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但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接下来,要抓好农业生产、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

责任编辑: 杨国强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