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北京冬奥会赞助商、曾一度被机构捧上天的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鱼”,300999.SZ)如今怎么了?业绩,远不及预期;股价,从最高的145.42元跌至如今的53.44元;市值,从7896亿元蒸发至2897亿元,粮油巨头金龙鱼霸主地位堪忧。
日前,金龙鱼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该消息一出,金龙鱼股吧里的20万股民“炸开锅”。“上次看见金龙鱼是7000多亿市值,今天怎么就不到3000亿市值了呢?”“80的本,1000股,啥时候能回本?”……。
受业绩下降的影响,就在发布业绩快报的次日,金龙鱼股价就下跌4.45%报收于54.36元/股,盘中更一度触达51.58元/股的低点。截至2月28日的收盘价是53.44元/股,与去年1月11日盘中最高价145.42元/股比起来下跌63.09%,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
粮油巨头也“躺平”?
日前,金龙鱼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1%;利润总额61.77亿元,同比下滑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2亿元,同比下滑31.1%;扣非净利润为49.96亿元,同比下滑43.2%。
对于业绩下滑原因,金龙鱼解释称,因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公司生产经营成本高于去年同期。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利润同比减少。此外,市场竞争加剧,迭加消费疲软的因素,公司的中高端零售产品销量受到较大影响。
这一业绩预告发布后,不少投资者纷纷表示,难道粮油巨头金龙鱼上市第二年就“躺平”?
细究下金龙鱼上市这些年的业绩情况,2017年至2021年(业绩快报)期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亿元、51亿元、54亿元、60亿元和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78%、2.5%、5.5%、10.9%和下滑31%。
对于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可谓令人大跌眼镜。此前,不少券商(以中信证券、国信证券为主的13家机构)对金龙鱼 2021 年全年净利润的预判普遍在 48 亿至 64 亿之间。而现实却是远低于市场预期。
金龙鱼的业绩大幅下降,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知名私募大佬林园。在金龙鱼股价接近历史最高点时,林园投资12号私募投资基金和林园投资15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新进成为金龙鱼的第7和第8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252.23万股,期末参考市值为2.73亿元。
到了2021年三季度末,林园旗下共有4只基金出现在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分列第3、第5、第7和第9位,合计持股446.89万股,持股数量较2020年末增加了近一倍,但这时的期末参考市值仅为3.1亿元。
由于目前金龙鱼尚未公布正式版的2021年年报,所以还不知林园旗下的4只基金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如果是从未卖出,那如今或许已被深套其中。
都是“大豆”惹的祸?
细心的投资者在看金龙鱼的业绩快报时,应该会注意到公司的解释里,除了表示因为各个原材料成本上涨造成的以外,还特别提到为套保大豆相关业务的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损失,但具体损失多少?公司暂未公布。
先看看金龙鱼提及的成本上涨相关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这些年我国大豆以进口为主。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全国大豆产量1960.18万吨,同期进口大豆10031.45万吨。国家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虽较去年有所下降,但9652万吨的进口量依然远高于同期谷物及谷物粉整体6536万吨的进口量。
另外,数据显示,2020年金龙鱼大豆及加工品的采购金额上涨12.6%至人民币615.2亿元,同年公司营收为人民币1949.2亿元,相当于三分之一的营收都用在购买大豆上。如此看来,在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金龙鱼想要压缩成本的确是一大难题。
金龙鱼在2月15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我们从境外采购大豆,下订单到运输至国内,再进行生产加工及销售,会需要一定的周转期,大豆作为大宗商品之一价格波动比较频繁,为了减少商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会使用期货等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而在业绩快报中也表示“为套保大豆相关业务的衍生金融工具产生了一些损失”。尽管公司暂未公布具体损失的数据,但我们能够从过往的数据中探究一二。
《商业观察》查阅金龙鱼近年来的财务报表,其中2020年年报显示,金龙鱼业绩受套期保值亏损额近26亿元,彼时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金龙鱼在套保上亏损超10亿,而当期公司的净利润仅有29.7亿元。由此可见,套期保值对公司业绩影响极大。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虽然套期保值可以帮助公司转移和规避价格风险,但公司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依然面对套期保值交易本身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基差风险、利率风险,乃至偏离套期保值宗旨的期货交易风险等。操作不当,将给公司带来巨额损失。
而金龙鱼则是食品类上市公司当中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套期业务里的“少数派”,即使同行企业(比如京粮控股、道道全等)也有所涉足这一业务,但其规模远低于金龙鱼。从中也凸显出金龙鱼的经营风格属于激进派。
布局预制菜能否扛大旗?
根据《2021-2022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会突破8300亿元。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而在日本,预制菜的渗透率已经达到60%以上,可见国内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年初,预制菜板块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风口,作为粮油巨头的金龙鱼怎能不入局?公司曾表示,目前公司已在全国拥有69个已投产生产基地,并在杭州、重庆等地筹建丰厨中央厨房园区。其中,杭州丰厨正处于试产阶段,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推出首批产品,丰厨中央厨房产品将涵盖便当、预制菜等。
可这一业务能否为金龙鱼形成差异化的增量?有预制菜投资人士表示,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随着近年疫情和电商红利翻红出圈,成为热门概念。而同质化、口味还原、渠道选择等等都是这个赛道存在的痛难点。“不排除会有资本加持下跑出来的新玩家,但也需要警惕远离消费端或者销售端所导致的高库存难周转的问题。”
也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估值还在高位,押宝预制菜短线难改金龙鱼的跌势。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称,丰厨中央厨房园区将覆盖中央厨房各类业务及全品类产品,依托金龙鱼自有原料产品、渠道等优势,有望成为公司业务新的增长点。但考虑2021年原材料上涨幅度超出预期,公司四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且未来消费恢复趋势仍具有不确定性,下调对其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至41.32、74.57、89.18亿元,较前值分别降低19.4%、8.1%、8.9%。
那么,金龙鱼此番布局预制菜到底能否扛起业绩增长的大旗?《商业观察》将会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于昊阳)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