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衡财经
海底捞换帅,张勇明退实进。
3月1日,海底捞公告称,原COO杨利娟将出任集团CEO,张勇卸任CEO,并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另由两位80后高管李瑜、王金平,分任中国大陆地区COO与港澳台及海外地区COO,接手杨利娟此前的工作。
历时半年的海底捞高层大换血,似乎以张勇的卸任暂告段落。而“年轻化”为由的朝代更替,本质或许只是换上了一批张勇的心腹铁军,使之能够全方位地,进一步加强对这家市值千亿的连锁餐饮巨头的掌控力。
而长期被排除在权利中心以外的第二位联合创始人,似乎也在以四面包抄之姿,悄悄布局,谋求回归。
高层换血的“秘密”
2021年8月,海底捞董事会新增了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杨立等7位年轻执行董事,均为基层一线出身,平均跟随张勇十余年。
此次人事变动后,海底捞管理层明显“年轻化”。据统计,新增执行董事成员平均年龄为38.9岁,而海底捞董事会全体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3.6岁降至47.9岁,执行董事成员由原先的45岁降至40.1岁,在上市公司中实属罕见。
刚上任CEO的杨丽娟也位列其中。资料显示,其出身贫寒,小学毕业,16岁便辍学到简阳海底捞首店打工,从服务员一路晋升至首席运营官,是跟随张勇打拼24年的“心腹重臣”,也是四大创始人之外的少数持股高管之一。
对海底捞而言,杨丽娟是帮助公司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作为业内知名“悍将”,其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在负责西安扩张时,面对几十人黑社会团体挑衅而不惧。
另一大标签则是对公司的“忠诚”,杨丽娟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张勇的崇拜与感激:一直把海底捞当成自己的家,永远不会背叛海底捞。谁要损害公司利益,敢拿命拼。在对内对外的官方话术中,往往也将其塑造成努力忠诚,而成功逆袭的员工偶像。
2020年,海底捞首次提及“接班人计划”。具体内容是,将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面向所有员工开放,计划周期为10~15年,恰与此轮履新高管的平均入职年限相当。比起对底层员工的激励作用,此举或更像是为了给这批即将上马的忠臣“铺路”。
既然鼓励年轻员工上前,联合创始人们也“不得不”后退。
在内部信中,张勇曾特地将元老们“排除在外”。其表示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这个领导者接班计划,除了联合创始人施永宏、苟轶群、杨小丽(杨利娟),“他们三个没什么明显的缺点,唯一的原因是太贵了,性价比不高。”
2021年8月24日,联合创始人施永宏低调卸任执董,从海底捞“二把手”到退出管理一线,表示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业务。同时,张勇妻子舒萍也辞任了公司非执董及审计委员会成员。
对此,海底捞方面表示,舒萍以及施永宏均确认,与董事会并无任何意见分歧。从公告中“确认”一词也能感受些许,两位创始人或许并非主动请辞。
张勇的“集权史”
创立于1994年的海底捞,背后最初有两对夫妇:张勇与舒萍,施永宏与李海燕。据早先报道,当年张勇一分钱没出,另三人共同筹资8000元,在简阳市开了一家火锅店。最终四人各持股25%,收益也均分。
2004年,张勇通过“掀桌”的强硬方式,要求两位妻子离开公司,只做股东,并由此确立了在公司的绝对主导地位。此次事件也被媒体戏称海底捞的“遵义会议”。
2007年,张勇又要求施永宏也“离开”海底捞,并以原始出资额的价格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自此,张勇夫妇才成为了海底捞68%绝对控股的股东。
对此,曾有媒体犀利问及施永宏,怎么会同意张勇这种“强盗似的豪夺”?施永宏的回答则是:“不同意能怎么办,一直是他说了算。”
其还曾分享过一个细节,海底捞发展初期,张勇提出要在北京开分店,施永宏夫妇则认为北京竞争太过激烈,租金成本昂贵,不适合海底捞发展,但拗不过张勇的性子,最后还是妥协了。
此后公司加速扩张,成为拥有百家店,营收上百亿的连锁巨擘,建立团队式管理架构的需求迫在眉睫,张勇又把这几位请了回来。
海底捞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4年,公司来到快速发展的拐点,如何实现内部管理分配的最优化、解决利益机制的合理化、达成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成为制约海底捞走向规模化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在此背景下,公司对管理制度进行革新,核心就是‘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在实操层面则是师徒制和计件工资。”
2018年上市前夕,施永宏被召唤回经营一线,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并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与架构搭建这一战略要职。然而不到三年,施永宏再度“辞任”。有分析人士认为,如不出意外,此次施永宏从公司核心岗位上离开,不再有回归的可能性。
而由张勇一手培养的新管理团队,如今也延续了强势管理风格——为拯救海底捞业绩颓势,提出的“啄木鸟计划”,依旧是“中央集权”思维。
该计划提自2021年11月初,背景是张勇在6月股东大会上承认自己对趋势判断错误,以及海底捞因激进扩张,宣布2021年录得38亿~45亿元巨亏。
具体内容是,海底捞于检讨其门店的经营表现后,将在2021年底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并适时收缩集团扩张计划,平均翻台率未达到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分店。
这也是以扩张王著称的海底捞,首次提出“门店收缩”,一时引发业内众议。而今出任CEO的杨利娟,正是这一战略优化项目的负责人,承担着扭转海底捞增长颓势的重任。
从举措来看,杨丽娟表示,将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包括海外门店,果断采取措施进行整合,并着手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恢复大区管理体系。即将现有门店按地域划分为5个大区,由大区经理统筹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工作。每个大区分设若干小区,由小区经理对区域内门店进行现场巡视、考核和辅导。
公司表示,希望通过组织构架的变革,“精准”识别每家门店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监督和辅导。也就是说,管的更严了。
“水面下”的前朝元老
施永宏淡出海底捞,但从未走远。
2016年7月,火锅料供应商颐海国际成为首家从海底捞集团分拆上市的企业,甚至早于2018年集团整体上市。上市之初,其营业收入中有半数以上来自海底捞。
这正是施永宏近年来的发力方向——上游供应链。2017年起,其主要以港股上市公司颐海国际董事长的身份对外活动。并正以增加外部客户供应,以及开发方便速食等其他领域的方式,试图帮助颐海国际摆脱对海底捞的依赖。
与此同时,海底捞母集团却因张勇的判断失误,市值已跌破千亿。
2020年6月,张勇判断疫情应在当年9月前后结束,于是在租金价格下跌之际“抄底”,加速扩张门店。一年内,海底捞新增544家门店,较19年增速几乎翻倍。同时还成立或收购了多个快餐子品牌,想乘机打造品牌矩阵。
这个预判显然过于乐观,代价也是惨烈的。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利润暴跌89.6%,在人均消费和翻台率上出现了双双走低的情况。上述新成立或收购的子品牌,也已过半折戟。
值得一提的是,施永宏正以白衣骑士的姿态,屡屡出面帮公司“救火”,并不断介入周边关联公司股权,隐匿幕后积累话语权。
2017年4月,“U鼎冒菜”挂牌新三板,上市前融资估值达到2.18亿元。该公司始于2012年,由原颐海国际董事长苟轶群、原海底捞COO杨利娟、董事袁华强等一众集团元老共同出资成立。
2014年,施永宏、李海燕夫妇通过增资优鼎优的实控人,合计持股63.82%。当时,这家带着海底捞基因的餐饮企业正经历严重亏损。此后,施永宏李海燕夫妇通过低价转让,代为增资的方式,“扶持”张勇之弟张硕轶成为优鼎优董事长与实控人。
对此,优鼎优称,此次实际控制人变更是因为施永宏、李海燕夫妇的投资焦点转移,不再将冒菜业务作为主要投资方向。施永宏在优鼎优仅保留董事职位。
而施永宏夫妇,依旧通过入股简阳静远、简阳静海两大投资平台,间接持有优鼎优两大股东——北京静海优鼎、北京优鼎壹号,实际“隐匿幕后”。
据报道,截至2018年6月底,优鼎优投资了4家餐饮公司,分别是北京海盗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许小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渊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甲乙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投资额达4393万元。
如今,在14家海底捞相关企业中出任要职,并参股31家企业的施永宏,是否会迎来“翻身”的一天?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